【山西非遗】——耍孩儿,雁北地区独特的“咳咳腔”
雁北耍孩儿是流行于我省大同、怀仁、山阴县以及山西与内蒙古交界部分地区的剧种。
关于耍孩儿剧种形成的民间传说,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种:一、汉代王昭君出塞,目睹沿途凄凉景色,顿起思乡之情,路经山西大同,夜宿琵琶小店,弹琴而歌,哭哑歌喉。当地百姓为纪念昭君,遂模仿昭君嘶哑歌喉演唱,辗转流传,便成为现在这种曲调。二、唐代时,唐明皇得一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皇子听后破涕为笑,唐明皇大喜,赐此小曲名为“耍孩儿”。
█ 雁北耍孩子儿传统经典剧目《扇坟》(本页照片由云中小川拍摄)
█ 《扇坟》中猪八戒的脸谱上独具一格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一开始,耍孩儿只在应县、怀仁一带演出,后来演出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黄河河套一带。据说,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间,耍孩儿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同地区各戏曲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班社之间互相竞争,表演艺术快速提高。班主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互相之间经常举行比赛,俗称 “唱对台”。耍孩儿班社如果和其它戏曲班社“唱对台”,往往是耍孩儿班取胜。
█ 雁北耍孩儿《金木鱼》剧照
“耍孩儿”俗称“咳咳腔”,其曲调古朴、苍劲,充满乡土气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优美动听。其演出形式纯属舞台表演,在唱、念、做、打综合艺术中以舞见长。
█ 大同庙会上的耍孩子儿表演
█ 户外的耍孩子儿表演
耍孩儿的唱腔很有特色,它的传统唱法是使用后嗓子,即声音从喉咙后部发出,与佛教音乐声腔比较近似,这种发音法善于表现悲凉的场景。每句唱词前多习惯用 “咳腔”,山西其他剧种的“咳腔”一般都在词后,唯耍孩儿的“咳”多在词前。第一句唱词前的咳腔意在唤起听众兴味,第二句唱词前的咳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为上句补不足,也给下句作铺垫。这种唱法在戏曲中颇为罕见,故又被称为“咳咳腔”。处理唱词常用褶褚手法,某些词语可重复演唱,也是耍孩儿的一个特点。耍孩儿的传统剧目有40多个,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表演上大量吸收民间舞蹈动作,颇有独到之处。其中有挖步功、马鞭子功、扇子功等,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
█ 民间耍孩儿表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耍孩儿戏有了较大的发展,声望较大的班社有:大同的“开元班”、阳泉的“旺盛班”、怀仁的“德胜班”、应县的“永兴班”、“天宝班”、“合益班”等。1978年,大同市艺术学校开设了耍孩儿班,1982年在大同市艺术学校耍孩儿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大同市耍孩儿剧团。2003年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也开办了耍孩儿班,为保护地方剧种的传承培养了接班人,为保护发展地方剧种做出了重要贡献。
█ 演员在后台练习小云手
█ 耍孩儿乐队
█ 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留下了耍孩儿的最早记载
对雁北耍孩儿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主要是以辛致极为代表的 “飞罗面”师徒。辛致极,工小旦,艺名“飞罗面”。辛致极的表演艺术造诣颇深,戏路很宽。在传统剧目中,他能演旦角行当中的小旦、花旦、青衣、彩旦、武旦、老旦等,在表演上以身段、台步最见功夫。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跑车灯、秧歌等民间艺术的碎步、舞蹈等,使耍孩儿戏的表演更加活泼、生动,为耍孩儿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薛国治,师传于“飞罗面”辛致极,艺名为“小飞罗面”,主工小旦。他大胆地吸收了京剧、晋剧等旦行表演的长处,结合本剧种的特点,创造了一套颇具特色的耍孩儿剧种旦角的表演程式。他的唱腔很有特色,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使其唱腔具有委婉、别致、一咏三叹、回肠荡气之妙。他还改变了耍孩儿戏“有腔无字”的传统,使之达到字正腔圆、词调双美的艺术效果。薛国治的女儿薛瑞红,工小旦,艺名“小小飞罗面”。